|
|  | 商品名称 :【安化木杨千两饼】,高山茶,浸入感强、浅发酵、香高 |  |
价格:280 元 重量:600 克 年份:2023 年 |
|
【产品简介】 | 安化在60年代全国茶样鲜叶内含物评比中,处于全国第四。第一为安徽祁门,第二为湖北宜昌,第三为云南,第四为安化,安化有着全国第四的茶叶生长环境和内含物优势,但由于商业文明的缺乏,使得工艺方面一直没有像福建,台湾或其它重点产茶省那样精工细作,精益求精。如果您要看原料,安化的原料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。 |
【地域历史】 | 木杨千两饼是安化高山云雾茶的代表,为木杨当地农民所制,鲜叶摘自2011年,当年加工成黑毛茶,2013年压制成成品,经过轻微渥堆发酵,看外观,颜色较新,晒制干燥好,无烧心,虽已存放4年,还略带涩味。 |
 干茶实拍 【地域历史】 | 木杨茶在历史上只有白沙溪茶厂曾作过研究,根据土壤环境,气候变化,得出的结论:木杨全白梗毛茶最适合做千两茶。 |
【千两茶重量的由来】 | 一种说法:千两茶在过去交通困难,茶叶运输不便的时候,每支茶制成36.25公斤左右,倒便于捆在牲口背的两边驮运。清代时,重量为62.5斤,当时为了逃税,偷偷制成72.5斤。
|
【重量】 | 另外一种说法:明清时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80克。换算成现在的重量,(62.5×580÷500=72.5)古代的62.5斤相当于现在的72.5斤。 |
 以馨子山为背景的干茶实拍 【木杨茶外形】 | 外形古朴、自然。无嫩叶,干茶粗老,高山野生茶比茶园基地茶芳香物质更多。 |
 木杨茶园航拍图 【木杨茶价值】 | 八十年代,白沙溪茶厂收购木杨毛茶比其它地区要高出2元一担(100斤)。2015年,白沙溪曾收购木杨原料入选米兰世博会。 |
 汤色实拍  叶底实拍 【产品内质】 | 内质口感香气浓厚,但茶发了金花,口感独特。 |
【地域简介】 | 木杨村坐落于安化洞市乡,洞市管区行政村有高城、方溪、安溪、木杨、连环、白马等,木杨邻村有同荣村,幸福村,水美,空气清新,乡民友好好客,风景秀丽。 |
 木杨毛茶厂海拔800多米  【黑茶原料与海拔】 | 海拔800-1200米所产之茶为黑茶原料最佳之海拔。 |
【千两茶与千两饼的区别】 | 在零售与饮用时,要临时用钢锯锯成茶饼,这样做,既不方便,茶又容易造成损失,形成浪费。为适应当今消费需求,已将整支茶割成45个饼,每个饼重约600克,方便撬开泡饮。 |
【水质】 | 木杨村邻近新化县大熊山,偏远闭塞,水质远离污染,用来泡茶,甘甜爽口。木杨水配上木杨茶,回甘时间长达40多分钟。 |
【锯饼规格】 | 根据客人要求,一支茶可锯成40-50个饼,每支茶锯饼的数量决定每块饼的厚度,根据锯饼的厚度,重量在600克至800克之间。 |
【锯饼】 | 千两茶整支重72斤,不方便撬饮和运输,所以需要锯成饼状。如果条件允许,手工割饼比机械割饼对茶的口感影响将会更好。 |
【茶园】 | 木杨磬子山茶园,隔公路最近的两亩茶园。还有40亩茶园距公路稍远。 |
 拍摄五月时的茶园  拍摄十二月时的茶园 【茶园】 | 木杨磬子山茶园一直保存完好,是一片老茶园。 |
【毛茶】 | 暂不出售的毛茶一般直接封藏在二楼木房仓库。 |
 木杨毛茶 【毛茶存放】 | 木屋为毛茶加工厂,在本地采摘鲜叶后就地加工,做成毛茶后再送到山下成品加工厂进行加工。 |
【毛茶存放】 | 木制房屋为黑毛茶存放最佳场所。木杨地区海拔高,气温低,房屋一般采用木制结构,也适合用来存放黑毛茶。 |
 晒茶 【加工】 | 木杨茶厂置办在公路尽头,路途遥远,距安化县城约55公里。 |
【加工】 | 由于交通不便,木杨村山上茶叶运输成本极大,且产量低。所以,本地居民一般自摘自产自销。很少有大客商前往。 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