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产品介绍】 | 白沙溪茶厂1.6公斤黑砖茶是白沙溪一直以来生产的一款常规黑砖茶,从90年年代开始,每年都在生产,一直到2019年停止生产。包装为“边销茶”包装,边销茶在历史上由政府控制用于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换马匹之茶,又称官茶,黑茶是边销茶的主要茶类,边销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特需商品。边疆游牧民族由于缺少蔬菜维生素之类的补充,战争营养补给和饮食结构导致黑茶成了必需品。自唐代以后,茶叶由官方统制,贮存一地边地府库,交换马匹,此为“官茶”;而茶商由产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,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,称为“请引”。每“引”规定可贩茶100斤,纳税200钱;不及“引”者,谓之“畸零”,另行发给“由贴”。无“由引”及茶引不等者即为"私茶"。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,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,都奖给茶商;上引附茶700斤,中引560斤,下引420斤,作为酬劳,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。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(即交割的茶)之外附发的,称作“附茶”。以后用谐音“茯”代替“附”,便出现了“茯茶”。相引至今。解放后实行计划经济,安化黑茶仍以边销为主,有湖南白沙溪茶厂、安化县茶叶公司茶厂和安化茶厂为边销茶生产基地,所加工制作的安化黑茶主要销往新疆、内蒙、甘肃、宁夏、西藏等地区。 |
【黑砖茶品质特征】 | 根据湖南省地方标准(DB43/572-2010),对黑砖茶的定义为: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,经过筛分、拼配、渥堆、压制定型、干燥、成品包装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。有些砖茶要求压得越紧越好,如黑砖、花砖、老青砖、米砖等。有些则要求砖块紧实,不能压得太紧,如茯砖、康砖、金尖茶等。 边销茶外形与内质:茶砖面不大平整;弱带清香气,汤色黄红带褐,本产品为机压黑砖茶,砖身比茯砖紧实,不易受潮霉变,收藏数年仍不变味,且越陈越好,适于烹煮饮用,不适应泡饮,泡饮口感过涩,煮饮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。 |
【原料特点】 | 低谷中的安化茶厂,产量少,原料除了采购本地原料以外,不可能去外地收购鲜叶。很多了解安化黑茶近几年历史的人都清楚,2007年之前安化黑茶产量很少,原料正宗。2008年以后就进入了鱼龙混杂的时代。所以,2007年以前的老茶是安化黑茶的一个界限。 白沙溪有五种边销茶:300克茯砖、400克黑砖、338克特制茯砖、1600克黑砖、3000克茯砖。白沙溪从2007年后每年要开发不少新产品,市场路线主要以事件营销,历史文化营销为主。所以,每款产品都很有特点,同时在安化黑茶各系列里面,也无法占据所有规格。随着安化黑茶内销市场的升温,这五款边销茶对白沙溪自身产品市场形成了很大冲击,所以这五款产品今后不再内销,只往西北供货,欲购从速。 |
【历史文化】 | 安化黑茶老茶被局限在白沙溪茶厂、安化茶厂、酉州茶厂、茶叶公司茶厂这几家茶厂当中。这几家茶厂生产的茶价值各不相同,对于一泡陈年老茶的价值单从茶本身来讲取决于四个方面:1、原料好。2、工艺好。3、年份久。4、保存得好。同时达到四项指标的茶很少,很多老年,都没有保存得好。在茶的存放过程中,很容易发生霉变和吸味,所以一泡老茶难得,一泡保存得好的老茶更难得。这款产品以前主要是销往新疆,内蒙等地。原料一般是老茶和三叶以下的粗茶,保存方便、有效成分含量高。砖茶含多种人类必需的维生素和稀有元素,特别是茶碱的含量很高,长期生活在牧区、高原或缺水,没有蔬菜的少数民族以捣碎的砖茶兑奶熬制成奶茶饮用,对于以肉食为主的人,可以用来去膻化食、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等,奶茶渣用来喂大牲畜,避免由于缺水、疾病和饮食习惯的原因,人畜肠胃鼓胀而死。 |
【产品外形】 | 外形发酵适中,原料净度、整碎度好。 陈年黑砖茶比茯砖茶的口感要好很多,因为黑砖压制比茯砖紧,转换慢,所以黑砖存放价值比茯砖高。黑砖茶新茶口感不如茯砖,茯砖陈茶口感不如黑砖,陈年黑砖茶比陈年茯砖茶更有饮用价值。目前1997年白沙溪黑砖茶的市场零售价在6000元一片左右 |
【产品内质】 | 内质口感有陈香味,有甜度,水浸物多,茶水混合度好。煮后口感更佳,具备老茶各类口感特点。 老黑砖茶,含梗量比花砖要高。所以老黑砖最好采用煎煮的方式进行饮用。老黑砖的特点是耐泡度高,口感甜而不腻。 |
【存储方法】 | 黑砖茶忌放入冰箱内保存,忌用塑料袋、铝箔纸、铁盒等密封,应保持通风,防日晒。 茶具有很强吸附性,不能与有异味的东西混放在一起,如新装修的房间、油烟、化妆品、化学品等。 用黄色皮纸包装,这种包装有助于接触空气,能使黑茶自然发酵自醇,使微生物繁衍代谢产生活性益菌形成,这种活性益菌对人体有保健功效。拆封后请用牛皮纸包好放置。 |
【老黑砖功效】 | 如果想消食降脂,喝新茶比喝陈茶效果好。因为生产一、两年的茶,去膻腥化厚脂功效特强。 如果想解酒,陈年茶比刚生产的新茶效果好。在自然存放发酵过程中,陈茶产生了许多酶类和其他菌体,所以陈年茶特别解酒。 |
【黑砖茶理化指标】 | 产品 | 水分(%) ≤ | 总灰分(%) ≤ | 茶梗(%) ≤ | 非茶类夹杂物(%) ≤ | 水浸出物(%) ≥ | 冠突散囊菌 (菌数/克干茶) | 特制黑砖 | 12.0(计重水分12.0) | 7.0 | 8.0(其中大于30mm的茶梗不得超过总重量的0.5) | 0.3 | 24 | 30*10次方 注:本指标为参考指标 | 普通黑茶 | 14.0(计重水分12.0) | 8.0 | 18.0(其中大于30mm的茶梗不得超过总重量的0.5) | 0.5 | 22 | 30*10次方 注:本指标为参考指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