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茶树栽培之一般情形 |
文章出处:《黑茶通史》 | 文章作者:郭红军 | 文章发布时间:2020/7/13 11:04:28 | 类型:安化黑茶文化
|
l.雅安 雅安边茶的栽培,具有悠久的历史。且四季常有云雾,空气湿润,茶地多系褐黄色砂质土壤,极盛茶树生长。因此,雅安全县山坡固多植茶,即山谷田埂、菜圃、宅边、墓旁之隙地,亦多植有茶树。茶农植茶之一般程序,可分为垦地、种植、耕耘、施肥、修剪、保护、间作等七个步骤。 (1)垦地:雅安山地辽阔,草木丛生,随处可选作茶地。茶农开垦茶地之手续,可分为砍柴、烧山、掘根、翻土诸工作:乘每年秋、冬树木枯槁之际,茶农将选定之茶地内之杂草树木一律砍除;继而纵火焚烧;然后挖掘泥土,清理树根;再行翻土,使土壤得以风吹日晒,促其风化;最后稍事整理,即可供植茶所需。 (2)种植:种植茶树之方法,可分为直接播种和先育苗后移栽两种,而以直接播种者居多。所用之茶种(即茶籽),均在当地采收;采种之时间,通常在白露(九月七、八日)以后;将采得之茶种,随意堆置地上,至春季立春后至清明前取出播种。播种之方式,均采用点播法:先行掘穴,穴深约五六寸,每穴投入茶种三四粒至四五粒不等,粒与粒之间相距约4厘米,覆土厚约3寸。边茶商业兴盛时期,茶树栽培距离甚密,行距不冠一尺,株距仅一二尺;茶叶滞销时,茶农每多随意栽植,或任其自生自灭,甚至改种粮食作物”因而茶园疏密不一、长势衰颓。移植通常在每年端阳节前后、茶秧高约二三寸时进行。 (3)耕耘:茶农每年施行中耕一二次,大都在春初秋末之时行之;至于除草工作,向无定时,通常视间作物所须除草之时间而顺便行之。 (4)施肥:地处山麓之茶地”因通常栽种间作物,每年施一至二次肥;山腰以上之茶地,因运肥不便,若无间作物,大多听其自然,不另施肥。施用之肥料,以人粪尿、牛粪、草粪等农家肥为主,在茶市兴盛时代,亦有施用菜饼、桐饼者;施肥之时间,多在春季三四月及秋季九十月间;施肥之方法,即以肥料置于茶树根部四周,上覆以土。 (5)修剪:茶树修剪得法,可以增加茶叶产量。雅安茶农,通常不明白修剪之利益攸关,大都不进行修剪。惟间有将衰老之茶树,齐根刈去,使根部重新长出新枝干者,二三年后可采。 (6)保护:雅安一带,因天气不甚寒冷,茶树树羊,虽严愿亦从无围缚保温等措施。病害方面,以苔藓寄生为最;虫害方面,当某年晴H较多时,危害茶树嫩叶甚烈之茶毛虫(Auaraca bipunctata,lcalker鳞翅目带蛾科)即易发生,茶农对于病虫害多不防除,认为天意使然,非人力所可挽救。 (7)间作:茶园间作,为我国茶园之一般现象;雅安一带地瘠民穷,对间作物如玉米、豌豆、蚕豆、番薯、油菜等食粘F倍加侧重,认为茶树乃天然产物,并未视其为重要之收入来源,因而茶园内间作物多呈喧宾夺主之势。
2.邛崃 邛崃偏居川西南一隅,气候温和,土质肥沃,山区盆地交错,河流纵横,是植茶最理想的区域。当地茶农多以植茶为一种副业,茶叶之收益在农家经济中所占地位并不重要(占全家收入20%以上者有之;仅及10qo左右者有之;更有未列为收入者),因而茶地大都间嘞该县茶农约有11000家,平均每户茶地面积仅为1..74亩。故茶地多二不成园。茶树散植于山坡或耕地边缘,高约二三尺,间有四五尺高者,均为丛生灌木,枝老干疏。邛崃茶树栽培之一般情形,与雅安相似,不赘。
3.峨眉 峨眉一带,从未见有整片茶园,茶树均属灌木,零落散生在1200米以下的山地上,据1939年统计,树龄均在五六十年以上。峨眉茶树,在昔系人工栽培,迨清末衰落而后,已少栽培。据《峨眉县志》所载:“良材佳种,培植维难,出亦无几……” (1)垦地:峨眉多山,农人为求栽种农作物,不得不垦地种植。于土壤较肥、坡度较缓之处,伐去林木,掘根、翻土,即行栽种,然后附带植茶。故每亩所种茶树,少则四五丛,多则二十丛。 (2)种植:峨眉植茶,从不在苗圃先行育苗;茶农多就原有茶树生长之处,寻其种子自落发芽者移植之。因此茶地每丛茶赧熾参「殊不一致,约四五株至十数株不等,然以五六株者最为常见。 (3)耕耘:松土之次数,视栽种农作物之次数而异。如栽种两季,则夏季于种农作物前约=月间,用锄松土一次;冬季则于八九月间松士一次;但通常以夏季松土一次者居多。除草之次数,每年两次:四五月间施行次,用锄砍断草根;六月间进行第二次,多系用手拔除。 (4)施肥:施用肥料之目的,为施于农作物,茶树仅蒙其余润而已。肥料种类,为人粪、牛粪、羊粪、猪粪及菜籽粕等。 (5)修剪:茶农对于茶树修剪,向不施行,因而茶树枝条疏生、参差不齐。 (6)间作:间作之农作物种类,因季节而异。在夏季以玉蜀黍、黄豆为主;冬季则有胡豆、豌豆、油菜等。在1000米以上山地,因气候寒冷,仅间种一次夏季作物。
4.茶树树龄与茶叶产量之比较
 |
上一篇:四川各产茶县概况(四)
下一篇:四川腹茶制造 |